初二地理会考试题、初二地理会考试卷2021

在学习的征途中,每一次考试都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检验,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关键学年的学生们而言,其意义更为重大。初二,作为中学学习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地理学科的学习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思维与环境保护意识。提及“初二地理会考试题”及“初二地理会考试卷2021”,不禁让人回想起那场既紧张又充满挑战的考试,它不仅是对学生们一年来学习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学习方向的指引。

一、试题特点概览

2021年的初二地理会考试卷,在内容上紧贴教学大纲,既覆盖了基础知识,又不失时代特色。试题设计巧妙,既有对地理概念、自然现象的直观考察,也有结合时事热点,如气候变化、资源分配等议题的深入探讨。题型多样,从选择题到填空题,再到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层层递进,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应用能力。

二、基础知识巩固

试卷开头部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侧重于对地理基础知识的考察,如大洲大洋的分布、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中国地形地貌的概述等。这部分题目看似简单,实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力。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记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时事热点融合

本次考试的一大亮点在于将地理知识与当前时事热点紧密结合。例如,通过分析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的案例,考察学生对气候变化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理解。这类题目鼓励学生跳出书本,关注社会,用地理的视角去解读现实世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四、综合分析能力提升

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是试卷中的重头戏,它们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特定区域或现象进行深入剖析。这类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通过对比、归纳、推理等方法,形成自己的见解。通过解答这类题目,学生的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及表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们将来面对更复杂的学习任务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反思与展望

回顾“初二地理会考试题”及“初二地理会考试卷2021”,我们不难发现,考试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能力的比拼。它提醒我们,地理学习不应局限于课本,而应与生活相联系,与时代同步。对于即将面对类似挑战的初二学子而言,重视基础知识积累,关注时事动态,加强综合分析能力训练,将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同时,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享受解题的乐趣,也是地理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初二地理会考试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次宝贵经历。每一道题目背后,都隐藏着对知识的探索、对能力的锤炼和对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带着这份经历,继续在求知的道路上勇往直前,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广东省生地会考等级划分

初中阶段的生物和地理会考一共分五个等级ABCDE。

其中A是100~90分,B是90~80分,C是80~70分,D是70~60分,E是60~0分。

2021年地生中考满分各一百分。生物与地理分卷考,成绩不计入毕业中考总分,但考生均须参加考试,且须达到D等级(即60分及)方可被高中录取。

生地会考是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除校内毕业考试以外,同他校毕业生参加教育行政机关所主持的一次考试。地理生物会考又称“小中考”,每年6月中旬由教育局组织统一考试,初二地理生物会考完以后初三不再学习此科目。

生地会考分数怎么算

生物地理30分的折算方法:

1、首先创建一个中考分数计算表。

2、输入我们生物和地理的原始成绩,原始成绩为百分制的成绩。

3、折算分数时,用生物成绩×0.3即可得出生物的折分成绩。

4、用地理成绩×0.3即可得出地理的折分成绩。

生物地理卷面成绩均为100分,初二考生考试成绩公布采用等级分,各科成绩公布为A、B、C、D、无等级五个等级。

卷面成绩转换为等级分:单科等级根据单科原始分从高到低排位比例确定,初二考生单独排位计算,各等级(A、B、C、D)各占实考人数(不含0分考生数)的25%(即A≤25%,25%<B≤50%,50%<C≤75%,75%<D≤100%),0分为无等级。

成绩相同等级相同。

初二生物地理中考会考成绩计入中考吗?

不会。安徽合肥市教育局表示2019年的初二地理和生物会考成绩不纳入2020年中考成绩。

经了解,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规定,2019年初二学生指的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

2019年地理、生物考试实行省教育厅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地理、生物考试成绩暂不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如需进一步咨询,可致电局基教处:63505161。

扩展资料

其他城市会考与中考政策

2018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2021年毕业会考和中考首次两考合一。

北京市教委2020年3月发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实施办法中提出,中招录取时将从12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中确定8门,将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2023年前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安徽频道-合肥:今年初二地理和生物会考成绩不纳入明年中考成绩(主回答参考第三段合肥市教育局的答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出台 明年北京会考和中考"两考合一" 8科目按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

初二生物地理中考会考成绩计入中考吗?

不会。安徽合肥市教育局表示2019年的初二地理和生物会考成绩不纳入2020年中考成绩。

经了解,根据《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皖教基〔2017〕21号)规定,2019年初二学生指的是2017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

2019年地理、生物考试实行省教育厅统一命题、统一制卷、统一考试时间,地理、生物考试成绩暂不计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如需进一步咨询,可致电局基教处:63505161。

扩展资料

其他城市会考与中考政策

2018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从2018年入学初一新生开始实施,2021年毕业会考和中考首次两考合一。

北京市教委2020年3月发布《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实施办法中提出,中招录取时将从12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中确定8门,将原始成绩计入中招录取总成绩,满分为660分。2023年前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安徽频道-合肥:今年初二地理和生物会考成绩不纳入明年中考成绩(主回答参考第三段合肥市教育局的答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出台 明年北京会考和中考"两考合一" 8科目按原始成绩计入总成绩

2022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2022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学好地理,要会用地图,地理好多知识都是用图的形式展现,要是能学会利用地图进行记忆,则会事半功倍。一起来看看2022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欢迎查阅!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

澳大利亚

1.位置、范围、面积:

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⑵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

⑶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2.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

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呢澳大利亚大陆早在6500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孤立于南半球的海洋上,生物进化缓慢,又缺少天敌,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如 跳远 名将-袋鼠;澳洲懒汉-考拉(树袋熊); 长跑 运动员-鸸鹋;卵生哺乳动物-鸭嘴兽。

3.骑在羊背上的国

⑴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于地形的关系:澳大利亚粗放牧羊带和牧牛带分布在西部、中部、北部地区,而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是混合农业带,东南部、西南部沿海地区平原既适合牧羊又适合发展耕作业,而且在时间上不会发生冲突。

⑵气候: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的中部,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和南温带,因此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气候的关系:澳大利亚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为广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较为干燥,适宜牲畜过冬和繁殖,东南部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南部的地中海式气候也同样适宜耕作业。

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70%的羊只,集中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混合 经验 地带,其他广大地区放养的羊只相对较少,原因是澳大利亚西部高原广阔的地区分布了大面积的沙漠,没有办法发展农牧业,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农业空白区域;而东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地势低平,气候湿润,雨热条件好,既有利于小麦的 种植 ,又有利于养羊业的发展,形成了绵羊和小麦的混合经营带。

⑷澳大利亚出口的主要农牧产品:羊毛、牛肉、小麦。

⑸澳大利亚养羊业的发展条件:a草原肥美,分布广;b地下水丰富;c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繁殖;d羊群无天敌

4.“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⑴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⑵澳大利亚的铁矿,煤矿,铝土矿分别分布在哪里

铁矿——西部、煤矿——东部沿海;铝土矿——东北部

5.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主导产业。

6.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⑴悉尼——最大城市、海港; ⑵堪培拉——首都。⑶墨尔本――第二大城市

⑷为什么澳大利亚的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气候条件-受来自海洋的暖湿气候影响,温暖湿润。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历史和经济-英国移民首先到达地,开发时间早。

初中地理考点知识点

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线

黑龙江黑河市,云南省腾冲市;

东南部人口多,西北部人口少。

地势阶梯界线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

西起昆仑山脉,

经祁连山脉向东南到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界线:

由东北向西南依次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区界线

① 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界线:大兴安岭。

②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界线:太行山脉。

③ 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界线:巫山。

④ 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线:横断山脉。

⑤ 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线:天山山脉。

⑥ 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线:昆仑山脉。

⑦ 黄土高原和汉水谷口地界线:秦岭。

⑧ 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界线:祁连山脉。

⑨ 四川盆地和汉水谷地界线:大巴山脉。

⑩ 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界线:古长城。

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界线:淮河。

气候界线

① 1月0℃等温线(也是亚热带与暖温带及高原气候区分界线):大体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②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沿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③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界线):从大兴安岭西坡经过张家口、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东部。

④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半干旱区与干旱区界线):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河流界线

① 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一线,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分水岭:巴颜喀拉山脉~秦岭。

③ 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南岭。

④ 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怒山。

⑤ 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诸河流域的分水岭:武夷山。

三大自然区界线

① 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② 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

③ 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自然地区界线

东部季风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①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地区与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秦岭~淮河(1月0℃等温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② 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与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3200℃等值线。

③ 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与华南热带湿润地区界线: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自然地区界线

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与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的界线:贺兰山一线,相当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农业活动界线

①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初中地理知识重点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18、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23、森林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上的铁矿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 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25、各大洲人口

2022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2022年高考文综知识点总结

★ 地理教师工作计划通用

★ 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报告5篇

★ 2022名校地理教师工作总结【5篇】

★ 人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中地理中考知识点2022年

★ 初中地理必背知识点2021年

★ 初中地理知识点提纲

★ 2017年初中地理会考考点

★ 高中期中考试总结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