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投资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做一点投资,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广阔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人生...
2023-04-08 106
股票投资是一种需要谨慎的投资方式,投资者需要有正确的投资理念和风险意识,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自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下面,跟着可可财经一起认识新四板股票,希望本文能解答你当下的一些困惑。
说起“注册制”,自2019年科创板设立时,中国资本市场便迎来了注册制。
值得注意的是,“注册制”下并非简单地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让更多的优秀企业有实现资本化发展的机会,而是包括上市、监管、退市、约束等进行全面改革,使得资本市场,尤其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合理化、市场化、法治化。
如今,“全面注册制”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不仅会带来上市公司的资本价值分化,也会使得上市前企业价值分化。对于企业家而言,在“全面注册制”时代之下,企业无论通过沪深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还是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新四板)进行股权、债券融资将显得尤为重要。
股权融资成企业价值试金石
据时代商学院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A股累计有585家企业上会接受审核,数量再创新高。其中,529家企业成功过会,27家被否,25家被取消审核,4家被暂缓审议,名义过会率达90.43%。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也有高达225家企业在问询阶段就撤回材料,无缘A股,所以真实过会率仅为65.31%。
与名义过会率相对应的是真实过会率,真实过会率是在上会企业数的基础上还包括了撤回材料的企业。相比之下,真实过会率更能反映企业上会的难易程度,也是拟上市企业更应该关注的指标。
然而,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上市后企业资本价值与商业价值也将迎来进一步分化。这是因为全面注册制下虽为企业打开了资本市场的大门,但谁能第一时间实现资本化融资,未来谁就能获得更多资本的关注,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攻占更多的市场空间,并由此加速发展以提升更高的市值并完成新一轮的融资。
而这,正如证监会党委书记、主席易会满于2022年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文章中所提到的,“总的看,我国不缺资金但缺乏资本,尤其是缺乏创新资本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传统行业投资增速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这一结构性矛盾更加凸显。”
易会满认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但能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也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牛鼻子”工程,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也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重大改革。
因此不难看出,全面注册制下,虽将有更多的企业具备且迈入IPO资本化的大门,但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已成为企业资本价值的“试金石”。尤其在一级股权市场中,资本端将会更加聚焦于最具快速实现资本化能力的头部企业,因为只有具备一定资产价值、商业价值、企业价值,甚至是社会价值的头部企业,才真正具备长期资本价值的成长性。
所以,伴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实施,无论是企业上市前后,都需要制定清晰的资本化发展战略,深刻地理解注册制,合理运用股权融资工具实现企业与资本的良性对接并快速提升企业价值,从而获得更多资本青睐。
投资者将更倾向于价值投资
“将选择权交给市场”是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本质所在。与核准制相比,注册制不仅涉及审核内容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充分贯彻以“信息披露”为核心,通过市场化发行定价和淘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增强中小企业融资能力,从而激发企业经营活力,促进优胜劣汰,并在上市前充分完善公司治理。
换句话说,全面注册制下,监管部门不再对企业的投资价值做出判断,而是将企业能否实现IPO的选择权交给市场,交给投资者。企业上市的标准也将以企业实现市场价值为核心,对投资者来说则是需要更加理性的判断与分析企业未来的投资价值。
当然,全面注册制下并不意味着放松发行质量要求。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就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答记者问时强调,放管结合是注册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
总的思路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在“放”的同时加大“管”的力度,督促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职,营造良好市场生态,并对企业上市前、中、后端,对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监管及执法上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尤其是畅通强制退市、主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多元退出渠道,促进上市公司优胜劣汰。严格实施退市制度,强化退市监管,健全重大退市风险处置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欺诈发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由此可见,全面注册制下,由于退市制度的明晰,资本市场也会更活跃地参与到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各层级投资过程当中,尤其是优质的中小微企业,从迈入资本市场开始,便能极大地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
而作为普通的个人投资者,则应加强对投资知识的学习与储备,以提高自身对资本市场的认知和信息分析、甄别、筛选等投资决策能力。因为企业在上市之初实现破发的现象可能不会再频繁出现,企业上市前后的估值也将趋于市场化,只有真正具备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市值才能得到持续的提升。
四板或成培育企业上市基石
2012年起,在继“新三板”之后, “新四板”便逐渐成为资本聚集的焦点,并从政策层面首次确认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四个层次。即主板和中小板(一板)、创业板(二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新四板)。
尤其是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国办发〔2017〕11号),指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举措后,四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降低企业杠杆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给投资者们带来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投资渠道, 其投融资价值不言而喻。
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全国各区域性股权市场共有挂牌公司4.24万家,累计实现各类融资18737.74亿元。其中股权融资4355.98亿元、债券融资4632.44亿元、股权质押融资6810.1亿元、其他融资2939.2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18日,证监会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区域性股权市场从批量培育中小微企业,到优中选优,培育上市企业苗子的全周期服务链条的功能定位。
这是因为,企业在上市过程中无不经历重重考验, 难度颇大。2022年,A股市场名义过会率虽高达90.43%,但真实过会率仅为65.31%,以至于很多怀揣上市梦想的中小型企业, 因暂时达不到A股上市门槛或由于某些其他原因放缓或寻求创业板、科创板上市。
但少有优质民营企业真正了解,其实在上市前选择进入沪深北“预科班”——区域性股权市场,既“新四板”先行进行股权融资,之后再系统性的进行拟上市诊断评估与培育孵化,才能真正为企业迈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进入沪深北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四板”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发挥着企业转板上市孵化培育的平台作用。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区域性股权市场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的企业中,累计转沪深北上市企业90 家,转新三板挂牌 830家,被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公司收购 69 家,改制为股份公司5688 家。
以天府新四板为例,作为川藏两地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唯一合法的区域性股权市场,天府新四板为区域内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公司挂牌、股票发行、债券发行、股票交易转让、协办贷款和拟上市诊断评估选拔、培育孵化、上市辅导推荐等业务,在开拓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同时也给民间投资者提供了一条可靠地投资渠道, 使更多的投资者与投资机构实现双赢,发展潜力不言而喻。
因此,在“全面注册制”时代背景下,优质中小微民营企业挂牌“新四板”对怀揣上市梦的中小微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接受生活中的风雨,时光匆匆流去,留下的是风雨过后的经历,那时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另一种安慰。所以遇到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积极的去寻找解决的方法,时刻告诉自己没有什么难过的坎。可可财经关于新四板股票就整理到这了。
标签:
相关文章
前言:投资可能是一种生活方式,做一点投资,你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个世界的广阔 ,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人生...
2023-04-08 106
周一(3月20日),三大股指震荡攀升,全线飘红。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涨幅达0.12%,报3254.58点;深证成指和创业...
2023-04-03 191
5月18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3财年第四季度(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及全年业绩。2023年1至3月,收入同比稳健增长...
2023-09-14 103
股票名称中有江南二字的股票有哪些最佳回答股票名称有江南的股票:江南红箭(000519 )公司前身系成都配件厂,...
2023-04-23 51